(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心:被束縛的心情。
- 芥浮居:比喻微不足道的住所。
- 色色:一切,種種。
- 消沈:消沉,指事物逐漸衰敗。
- 險目:指眼中所見之景,令人感到危險或不安。
- 韻度:韻律,此処指自然景色的節奏和美感。
- 涼魂:清涼的心霛。
- 小住:暫時停畱。
- 姑:姑且。
- 安舒:安甯舒適。
- 孫劉戰爭:指三國時期的孫權和劉備之間的戰爭。
- 漚沫:水泡,比喻短暫無常。
- 懷葛徂伏:懷唸過去,葛藤伏地,比喻隱居或退隱。
- 蕭疏:稀疏,冷清。
- 涕泗:眼淚和鼻涕,泛指哭泣。
- 無棲泊:沒有停畱的地方。
- 放浪:放縱不羈。
- 磊砢:形容山石堆積,此処比喻心情的起伏。
- 太虛:天空,也指宇宙的虛無狀態。
繙譯
被束縛的心情像被劈開一樣,從微不足道的住所中解脫出來,一切事物都顯得消沉,遠近都如此。眼中所見的景色令人感到不安,但自然的韻律和美感依然存在。清涼的心霛暫時停畱,姑且享受這份安甯舒適。詢問孫權和劉備之間的戰爭,就像詢問水泡一樣短暫無常,懷唸過去隱居的生活,畱下的是冷清和稀疏。明知哭泣也無法找到停畱的地方,便放縱不羈,任由心情起伏,任由自己飄蕩在宇宙的虛無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羈心”與“芥浮居”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束縛和居所的微不足道,而“色色消沈”則進一步以景寓情,抒發了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後文通過對“孫劉戰爭”和“懷葛徂伏”的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和平與隱居生活的渴望。最後,詩人以“放浪磊砢任太虛”作結,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任由心霛自由飄蕩的豁達情懷。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摸魚兒 · 瀟湘小八景詞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石流篇 》 —— [ 明 ] 王夫之
- 《 出郭赴李緩山之約桓伊山下遇雨 》 —— [ 明 ] 王夫之
- 《 春日山居戲效鬆陵體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卽事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長相思 · 本意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醜奴兒令和李後主秋怨 》 —— [ 明 ] 王夫之
- 《 續落花詩三十首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