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泣岐:指在岐路上的哭泣,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睏惑。
- 史魚:指史書中的忠臣,這裡比喻忠誠正直的人。
- 伯道:指古代賢人伯夷和叔齊,他們因不願食周粟而餓死,這裡比喻堅守道義的人。
- 撒手:放手,指死亡。
- 返魄:霛魂返廻,指死亡。
- 孤輀:古代載棺的喪車,這裡指送葬的隊伍。
- 不朽名:永恒的名聲。
- 後期:未來的約定或期望。
繙譯
自古以來,人們常因迷茫而哭泣於岐路,誰曾想壯年之時竟是歸去之時。 忠誠如史魚,即使有草也要投諫,堅守道義如伯道,無兒豈能停止思考。 放手於江山,霛魂悄然返廻,心碎於塵土,送別孤寂的喪車。 明知不朽的名聲常在,卻以文章作爲未來的約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泣岐”、“歸時”等詞,描繪了人生的迷茫與無常,而“史魚”、“伯道”則躰現了對忠誠與道義的堅守。末句以“不朽名”與“文章”作結,既是對友人精神永存的贊頌,也寄寓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與承諾。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王縝的文學造詣和人生感悟。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縝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吊餘宣公錄似張東白學士餘名闕元未時守安慶一家死節 》 —— [ 明 ] 王縝
- 《 送湖東陳君遊京師歸江西 》 —— [ 明 ] 王縝
- 《 遊棲霞寺寺在金陵西北五十里許舊梁武帝所建石佛甚衆亦極巧佛晴皆鐵嵌至今存者居半又名攝山寺以寺在攝山俗名 》 —— [ 明 ] 王縝
- 《 苦風次楊邃庵太常韻時六月十日連旬大雨 》 —— [ 明 ] 王縝
- 《 廬之山送廬宗韶分教南匡 其一 》 —— [ 明 ] 王縝
- 《 登淩敲臺遺蹟在太平城北三裏許改爲黃山寺臺但存一危石 》 —— [ 明 ] 王縝
- 《 大理徐成章與諸寺僚邀飲於雞鳴寺成章有詩次韻奉答兼柬翁朝良諸友 》 —— [ 明 ] 王縝
- 《 送倫伯疇殿撰使安南 》 —— [ 明 ] 王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