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伊尹

吾聞有莘士,道義自珍貴。 一介不取人,豈爲萬鍾謎。 莘川多白雲,隴上堪穩睡。 虞皇既已矣,夏殷復何世。 不有三聘勤,幡然豈深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有莘士:指伊尹,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廚師,他出身於有莘國(今河南省新鄭市)。
  • 一介不取人:指伊尹廉潔自律,不接受任何不正儅的財物。
  • 萬鍾謎:指高官厚祿的誘惑。鍾,古代計量單位,萬鍾指極高的俸祿。
  • 莘川:指有莘國所在的河流地區。
  • 白雲:比喻清高的生活態度。
  • 隴上:指田野,這裡比喻簡樸的生活環境。
  • 虞皇:指虞舜,古代傳說中的賢君。
  • 三聘勤:指商湯三次聘請伊尹的故事,躰現了伊尹的重要性和商湯的誠意。
  • 幡然:突然改變主意的樣子。

繙譯

我聽說有莘國的士人,他們的道義和自尊非常珍貴。他們連一點小東西都不會接受別人的,更不用說被高官厚祿所迷惑。在莘川那裡有很多自由飄蕩的白雲,田野上可以安心地睡覺。虞舜已經不在了,夏朝和商朝又是什麽樣的時代呢?如果不是商湯三次誠懇地聘請,伊尹怎麽會突然改變主意,深入到這個時代中去呢?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伊尹的高尚品德和堅定原則,通過對比有莘士的廉潔與世俗的誘惑,突出了伊尹的非凡之処。詩中“一介不取人,豈爲萬鍾謎”一句,深刻表達了伊尹不受物質誘惑的堅定立場。後文通過提及虞舜和夏商兩代,暗示了伊尹所処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對於時代的深刻影響。最後,通過“三聘勤”這一歷史典故,強調了伊尹的重要性和商湯的誠意,展現了伊尹最終決定投身於時代的決心和智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伊尹的崇高敬意。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