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長:地名,今屬安徽省。
- 寶應:地名,今屬江囌省。
- 野宿:在野外露宿。
- 世味:指人世間的各種滋味,這裡特指辛酸苦辣。
- 湖光:湖麪上的波光。
- 窮途:比喻処境睏窘,沒有出路。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因不滿現實,常醉酒避世。
- 多病:經常生病。
- 相如: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他曾因病隱居。
- 報國:爲國家傚力。
- 霜侵:比喻年老。
繙譯
從天長縣到寶應的路途中,我在野外露宿了兩個晝夜。 人世間的辛酸苦辣已經嘗遍,湖麪上的波光卻顯得空洞無物。 我像阮籍一樣,在睏境中感到悲傷;又像司馬相如那樣,因多病而自歎。 爲國家傚力,我做了些什麽呢?嵗月如霜,兩鬢的頭發已經稀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憂國之情。通過對比世味的辛酸與湖光的空虛,詩人抒發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借用阮籍和司馬相如的典故,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悲涼與無奈。結尾的“報國成何事,霜侵兩鬢疏”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以及對自身年華老去的哀歎。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縝的其他作品
- 《 題紅梅圖爲大行人鄭士達思親作 》 —— [ 明 ] 王縝
- 《 宿桂陽道中石燕館次沈仲律韻三首 》 —— [ 明 ] 王縝
- 《 覲闕歸藩送王德大參之河南 》 —— [ 明 ] 王縝
- 《 經長沙 》 —— [ 明 ] 王縝
- 《 雙壽爲萬安蕭吉士升容賦 》 —— [ 明 ] 王縝
- 《 廬之山送廬宗韶分教南匡 其二 》 —— [ 明 ] 王縝
- 《 和曹刑部良金誤朝聞報有感 》 —— [ 明 ] 王縝
- 《 松江至湖州又一日到四安登陸半日至廣德 》 —— [ 明 ] 王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