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山枯木竹石爲汝湖學士題

衡山老人得奇趣,坐向寒空寫枯樹。孤峯嶪嶪虎豹蹲,修竹離離鳳凰翥。 鄧林從此失珍材,碣石誰爲徙天柱。吁嗟不獨模形似,勁質清標更生氣。 槎枒不作嫵媚姿,礧砢應無媕婀意。憶昔山空藪澤深,樵夫牧豎時窺侵。 一朝點染入絹素,始信志士相知心。洛陽三月春可憐,黃鸝碧草同娟娟。 桃李花開玉樓曙,梧桐枝拂金井寒。西風野外動秋色,平蕪慘淡生蒼煙。 何如此石還此竹,古木千載俱依然。吁嗟亦有王宰山水韋偃松,苦心白首徒爲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山老人:指文衡山,明代畫家文徵明。
  • 汝湖學士:指某位學者,具體身份不詳。
  • 孤峯嶪嶪(yè yè):形容山峯高聳。
  • 虎豹蹲:比喻山峯形狀如虎豹蹲伏。
  • 修竹離離:形容竹子茂盛。
  • 鳳凰翥(zhù):比喻竹子高聳如鳳凰展翅。
  • 鄧林:古代神話中的森林。
  • 碣石:古代地名,此處可能指山石。
  • 徙天柱:比喻山石高大如支撐天空的柱子。
  • 槎枒(chá yā):形容樹枝分叉。
  • 礧砢(léi luǒ):形容石頭不平整。
  • 媕婀(ān ē):猶豫不決。
  • 絹素:指畫布。
  • 娟娟:美好。
  • 金井:指井欄裝飾華麗的井。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蒼煙:青色的煙霧。
  • 王宰:指王維,唐代詩人、畫家。
  • 韋偃:唐代畫家,擅長畫鬆。

翻譯

文衡山老人得到了獨特的趣味,坐在寒冷的天空下描繪枯樹。孤峯高聳如虎豹蹲伏,修長的竹子茂盛如鳳凰展翅。從此鄧林失去了珍貴的木材,碣石誰又能移動那支撐天空的柱子呢?哎,不僅僅是模仿形狀,堅硬的質感和清新的標誌更顯得生氣勃勃。樹枝分叉不做嫵媚的姿態,石頭不平整也沒有猶豫不決的意味。記得當年山空澤深,樵夫和牧童時常窺探侵擾。一旦這些被點染進畫布,才相信志士的相知之心。洛陽三月的春天多麼可愛,黃鸝和碧草同樣美好。桃李花開,玉樓初露曙光,梧桐枝拂過金井帶來寒意。西風在野外吹動秋色,平坦的草地上生出青色的煙霧。這些石頭和竹子,古木千年依舊如此。哎,也有像王維山水、韋偃松樹那樣的作品,苦心白首也只是徒勞的工夫。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文衡山(文徵明)的繪畫藝術,通過描繪其作品中的枯木、竹石等元素,展現了畫家的獨特視角和高超技藝。詩中,「孤峯嶪嶪虎豹蹲,修竹離離鳳凰翥」等句,生動地再現了畫中的景緻,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畫家藝術造詣的深刻理解和讚賞。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洛陽春景的描繪,對比了自然美景與畫中景緻的永恆,表達了對畫家藝術成就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畫家作品的讚美,也是對藝術與自然美的深刻思考。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