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選勝明朝陌上花,狂夫已宿黃公家。 連錢夜洗香泥點,團扇新描軟縠紗。 燕尾掠人沾綠酒,鶯歌隨處咒蘭芽。 片雲南浦不成雨,油幕高搴看晚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代:指明朝。
  • 選勝:選擇勝地。
  • 陌上花:田間小路上的花,這裡指美麗的景色。
  • 狂夫:放蕩不羈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 黃公家:指酒店,古代酒店常以“黃公”命名。
  • 連錢:古代銅錢,這裡指銅錢形狀的裝飾。
  • 香泥:帶有香氣的泥土,這裡指花瓣或花粉。
  • 團扇:圓形扇子。
  • 軟縠紗:柔軟的薄紗。
  • 燕尾:燕子的尾巴,這裡形容酒盃的形狀。
  • 綠酒:新釀的酒,因未過濾而有綠色泡沫。
  • 鶯歌:黃鶯的歌聲。
  • 咒蘭芽:催促蘭花開放,咒,這裡指催促。
  • 片雲:孤雲。
  • 南浦:南麪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 油幕:塗油的帳幕,這裡指遮陽的帳篷。
  • 高搴:高高擧起。

繙譯

在明朝的勝地,我選擇了田間小路上的花作爲美景,放蕩不羈的我已經在黃公家的酒店裡過夜。夜晚洗去了銅錢上的香泥點,新描的團扇上覆蓋著柔軟的薄紗。燕子的尾巴掠過人麪,沾上了綠色的新酒,黃鶯的歌聲隨処可聞,催促著蘭花開放。一片孤雲飄過南麪的水邊,卻未能形成雨,我高高擧起塗油的帳篷,訢賞著晚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明朝勝地的一次逍遙遊。詩中通過“陌上花”、“黃公家”、“香泥”、“軟縠紗”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細膩而富有生活氣息的畫麪。詩人以“狂夫”自居,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詩的結尾“油幕高搴看晚霞”更是將詩人的閑適心情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藝術表達。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