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微吟:輕聲吟詠。
- 暗蟲:指夜晚的昆蟲。
- 齊語:指古代齊國的方言。
- 繇來:從來。
- 撻不成:指無法鞭打,意指無法用言語或行爲來懲罰。
- 舊學刑書:指古代的刑法書籍。
- 墨剕劓:古代的刑罰,墨指在臉上刺字,剕指割鼻,劓指割耳。
- 新懸樂筍:比喻新的事物或新的開始。
- 怒飛鳴:形容聲音響亮。
- 法筵:指佛教的法會。
- 道得:指領悟佛法。
- 三棒:佛教中的一種比喻,指三種棒喝,用以喚醒迷途者。
- 地獄:佛教中的六道之一,指受苦的地方。
- 一莖:指一根草,比喻微小的事物。
- 百舌:指百舌鳥,能模仿各種聲音。
- 流鶯:指黃鶯,因其鳴聲悠揚而得名。
翻譯
輕聲吟詠足以驚動夜晚的昆蟲,齊國的方言從來就無法用鞭打來懲罰。 舊時的刑法書籍記載着墨刑、割鼻、割耳,而新的開始則像懸掛的樂筍,聲音響亮。 在佛教的法會上,即使領悟了佛法,也需經受三棒的考驗,而地獄的苦難難以因一根草而消除。 我略微向東風借來一些嫵媚,卻還遇到百舌鳥禁止流鶯的歌唱。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舊時刑法的回憶與新事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暗蟲」、「樂筍」、「百舌」等,構建了一個充滿哲理和象徵意義的世界。通過對佛教法會和地獄的描寫,詩人探討了人生的苦難與解脫,以及在複雜世界中尋求美好的艱難。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哲學思考。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南嶽摘茶詞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分寄方廣避亂諸緇侶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擬阮步兵詠懷二十四首 其五 》 —— [ 明 ] 王夫之
- 《 戀響臺 》 —— [ 明 ] 王夫之
- 《 答姚夢峽秀才見柬之作兼呈金道隱黃門李廣生彭然石二小司馬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