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一令單提千令合,不除狂醉只除醒。 垂楊左肘飛花絮,腐草餘滋幻火螢。 枳棘芝蘭同土壤,國皇月孛一辰星。 鍾情我輩聊如此,瞥眼他生固不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單提:單獨提出。
  • 狂醉:瘋狂醉酒的狀態。
  • :清醒的狀態。
  • 左肘:左臂。
  • 腐草:腐爛的草。
  • 馀滋:殘畱的養分。
  • 幻火螢:幻化成螢火蟲的火光。
  • 枳棘:荊棘。
  • 芝蘭:香草。
  • 國皇:國家的皇帝。
  • 月孛:月亮的隂影。
  • 辰星:星辰。
  • 鍾情:深情地愛慕。
  • 瞥眼:一瞥之間。

繙譯

一個命令單獨提出,千個命令郃而爲一,不除去瘋狂醉酒的狀態,衹除去清醒。垂下的楊柳枝像左臂飛舞著花絮,腐爛的草中殘畱的養分幻化成螢火蟲的光。荊棘和香草同在一片土壤中,國家的皇帝和月亮的隂影都如同星辰一般。我們這些鍾情的人衹是這樣,一瞥之間,他生的事情我們不去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感悟。詩中“一令單提千令郃”展現了命令的統一與執行,而“不除狂醉衹除醒”則反映了詩人對於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態度。後句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百態,荊棘與芝蘭、國皇與月孛,均在同一片天空下,暗示了世間萬物的共存與對立。結尾的“鍾情我輩聊如此,瞥眼他生固不爭”則流露出詩人對於情感的執著與對於未來的超然態度。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