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拾得寒山共一時,袁閎張儉不相知。 棋填黑白唯餘罫,琴泛宮商別有雌。 喚盡奈何邀笛步,問來不語影娥池。 丹楓絳帳青莎館,鞭撻吟蛩作導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拾得:偶然得到。
  • 寒山:唐代著名詩僧,此處可能指其詩作。
  • 袁閎張儉:均爲東漢末年的人物,袁閎爲隱士,張儉爲名士,兩人並無直接交往。
  • 棋填黑白:指下棋,黑白代表棋子的顏色。
  • (guà):棋盤上的格子。
  • 琴泛宮商:泛指彈琴,宮商爲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階。
  • :此處指琴聲的柔和。
  • 奈何:如何,怎樣。
  • 邀笛步:邀請吹笛,步指行走,此處可能指邊走邊吹笛。
  • 影娥池:傳說中的池名,此處可能指觀賞水中月影。
  • 丹楓:紅色的楓葉。
  • 絳帳:紅色的帳幕。
  • 青莎館:青色的莎草覆蓋的館舍。
  • 吟蛩:指蟋蟀的鳴叫聲。
  • 導師:引導者,此處可能指蟋蟀的鳴叫聲引導着詩人的思緒。

翻譯

偶然間得到了寒山的詩作,與袁閎、張儉這些歷史人物並無交集。下棋時黑白棋子填滿了棋盤的格子,彈琴時宮商音階交織出柔和的旋律。呼喚着如何是好,邊走邊吹笛,卻無人應答,只能觀賞水中月影。紅色的楓葉與紅色的帳幕,青色的莎草覆蓋的館舍,蟋蟀的鳴叫聲引導着我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棋局、琴聲、笛音和月影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歷史人物的追思。詩中「拾得寒山」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寒山詩作的珍視,也暗示了自己與世無爭的心境。後文通過對棋、琴、笛、月等元素的細膩刻畫,進一步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處「鞭撻吟蛩作導師」,則巧妙地將蟋蟀的鳴叫聲比作引導者,引領着詩人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