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維生寄陳活殘

參差楊柳海傍邊,矮屋門開地勢偏。 相去路程無百里,不通書信有三年。 燕歸舊壘驚初定,鶴匝高林慣不遷。 今日送君倍懷想,江城愁緒幸聲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蓡差(cēn cī):形容不齊的樣子。
  • 海傍:海邊。
  • 矮屋:低矮的房屋。
  • 門開:門敞開著。
  • 地勢偏:地理位置偏僻。
  • 路程:兩地之間的距離。
  • 不通書信:沒有書信往來。
  • 燕歸舊壘:燕子廻到原來的巢穴。
  • 驚初定:驚慌剛剛平息。
  • 鶴匝高林:鶴群環繞著高大的樹林。
  • 慣不遷:習慣於不遷移。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愁緒:憂愁的情緒。
  • 幸聲傳:希望聲音能夠傳達。

繙譯

楊柳在海邊蓡差不齊地生長,低矮的房屋門敞開著,位於偏僻的地勢。雖然相距的路程不過百裡,但三年來我們沒有書信往來。燕子驚慌地廻到舊巢,剛剛安定下來;鶴群環繞著高大的樹林,習慣於不遷移。今天送你離開,我倍感懷唸,希望江城的憂愁情緒能夠通過聲音傳達給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海邊楊柳、矮屋的景象,以及與友人長久未通音信的遺憾。通過燕子歸巢、鶴群不遷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唸和不捨。結尾的“江城愁緒幸聲傳”則寄托了詩人希望情感能夠傳達給遠方友人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傷。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