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友人擢第南還

擢第京中大稱情,初還誰不羨尊榮。 論文至此偏增價,飲酒從今亦有名。 勝筆爭來求吉兆,鄉人添得讀書聲。 爲官自是多忙事,曾向溪頭聽曉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擢第:考中科舉。
  • 勝筆:好筆,這裏指書法。
  • 吉兆:好的預兆。

翻譯

在京城考中科舉,真是讓人心情大好,一回到家,誰不羨慕這份榮耀。 討論文學,從此你的價值倍增,飲酒作樂,從今也有了名聲。 人們爭相來求你的好書法,希望能帶來吉祥的預兆,家鄉的人們也因此增加了讀書的聲音。 做官自然是忙碌的事情,但我曾在溪頭靜靜地聽着清晨的鶯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考中科舉的祝賀與羨慕。詩中,「擢第京中大稱情」直接點明瞭友人的成功,而「初還誰不羨尊榮」則反映了周圍人對友人成就的普遍羨慕。後幾句通過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美好描繪,如「論文至此偏增價」、「飲酒從今亦有名」,展現了友人因科舉成功而帶來的社會地位提升和聲譽增加。最後兩句則帶有一絲淡淡的憂鬱,暗示了官場的繁忙與自然的寧靜之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未來可能面臨的生活狀態的思考。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