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方草堂堂前梅重陽日一花開

高枝獨立迥無鄰,先報瓊華第一春。 氣骨定知名士品,鬚眉應類上仙人。 似窺玉盞酬佳節,疑笑金英狎隱淪。 冰雪文章誰並美,草堂新詠見丰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十四方草堂:詩人的居所名稱。
  • 重陽日:辳歷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 瓊華:美玉,這裡比喻梅花。
  • 氣骨:氣質和骨格,指人的品格。
  • 名士品:指有才學而不拘世俗的名士風範。
  • 須眉:男子的代稱,這裡指梅花像仙人般的姿態。
  • 玉盞:玉制的酒盃,這裡比喻梅花。
  • 金英:指菊花,重陽節時常賞菊花。
  • 狎隱淪:親近隱逸的生活。
  • 冰雪文章:比喻清高脫俗的文學作品。
  • 豐神:豐滿的神採。

繙譯

在六十四方草堂前,一株梅花在重陽日獨自綻放,它是春天的第一報。這株梅花高傲地獨立,四周沒有其他花木相伴,它首先報告了春天的到來。它的氣質和骨格必定與名士的風範相匹配,它的姿態就像仙人一般。它似乎在用玉盞慶祝這個佳節,又像是在嘲笑那些親近隱逸生活的菊花。它的清高脫俗,誰能與之媲美?草堂的新詩篇展現了它的豐滿神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日草堂前一株梅花的孤傲與美麗,通過比喻和擬人手法,賦予梅花以名士的氣質和仙人的姿態。詩中“先報瓊華第一春”一句,既表達了梅花作爲春天的使者,又暗含了梅花的高潔與不凡。後文通過對比梅花與菊花的不同,突出了梅花的高潔與獨特,展現了詩人對梅花深深的贊美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獨特感受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