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陶氏先祠詩

下民孔寧,藩侯告成。 昊天告佑,四紀是承。 於赫世家,祝融之宮。 綿綿百世,礿烝袷嘗。 施於孫子,有愆其慶。 有愆其慶,翊我家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民:指普通百姓。
  • 孔寧:非常安寧。
  • 藩侯:指地方的諸侯或領主。
  • 告成:完成,成功。
  • 昊天:指天,古代常用來指代天神。
  • :保佑。
  • 四紀: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四紀即四十八年。
  • :繼承,承受。
  • 於赫:形容聲勢盛大。
  • 祝融:古代神話中的火神,此處可能指陶氏家族的祖先或重要人物。
  • 礿烝袷嘗:古代祭祀的四種方式,礿(yuè)、烝(zhēng)、袷(qià)、嘗,分別代表不同的祭祀儀式。
  • :給予。
  • :過失,錯誤。
  • :輔助,幫助。

翻譯

普通百姓非常安寧,地方領主宣告成功。 上天得到告知並保佑,四十八年的榮耀被繼承。 聲勢浩大的世家,位於祝融的宮殿。 綿延百世,通過各種祭祀儀式來紀念。 傳給子孫,雖然有時會有過失, 但這些過失,反而幫助我們的國家。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陶氏家族的榮耀與貢獻,通過描述其家族的繁榮和祭祀的莊嚴,表達了對其世代傳承的敬意。詩中「下民孔寧,藩侯告成」描繪了社會的和諧與領主的成就,而「昊天告佑,四紀是承」則強調了天意的保佑和家族的榮耀傳承。最後,詩人通過「有愆其慶,翊我家邦」表達了即使家族中偶有過失,也是對國家有益的,體現了對家族與國家緊密聯繫的深刻理解。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