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衛之雲鬆軒壁畫李白觀泉

· 王恭
朝罷金鑾是醉鄉,香爐飛瀑晚蒼蒼。 布衣早悟雲泉興,不到秋霜滿夜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鑾:指皇宮中的金鑾殿,這裏泛指朝廷。
  • 香爐:指香爐峯,廬山的一峯,以飛瀑聞名。
  • 飛瀑:從高處垂直落下的瀑布。
  • 蒼蒼:深青色,形容傍晚的天色。
  • 布衣:古代平民的衣着,代指平民身份。
  • 雲泉興:指對山水景色的欣賞和嚮往。
  • 夜郎:古國名,這裏指邊遠之地。

翻譯

早晨離開金鑾殿,彷彿進入了醉人的夢境, 傍晚時分,香爐峯的飛瀑在蒼茫中顯得格外壯麗。 身爲平民,早已領悟到對山水景色的欣賞之情, 不必等到秋霜降臨,也能感受到遠離塵囂的寧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塵世繁華的超脫。詩中「金鑾」與「香爐飛瀑」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朝廷的繁華,後者則是自然的壯美。通過「布衣早悟雲泉興」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樂的深刻理解和嚮往。最後一句「不到秋霜滿夜郎」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無限嚮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