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乘跛

· 王跂
長塗騎驢人,行步何坎軻。 豈惟驅不進,趷蹶屢欲墮。 經過顧語之,自行何不可。 策此且乘危,安得足尚裹。 其人指足言,畜疾則如我。 君知行者蹇,不知蹇者?。 吾爲笑絕纓,請以小喻大。 齊桓中主才,仲父膺衽左。 劉禪呆孺子,諸葛延王火。 苟能馭騏驥,千里致安坐。 君跛無奈何,奈何跛乘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趷蹶(kē jué):跌倒。
  • ?(duǒ):行走困難的樣子。
  • 絕纓:斷絕纓帶,比喻斷絕關係。
  • 仲父:指管仲,齊桓公的重要輔佐。
  • 膺衽(yīng rèn):擔任重要職務。
  • 劉禪:三國時期蜀漢的最後一位皇帝,以懦弱無能著稱。
  • 諸葛:指諸葛亮,蜀漢丞相,以智謀和忠誠聞名。
  • 延王火:指諸葛亮輔佐劉禪,延續蜀漢的統治。
  • 騏驥(qí jì):良馬,比喻傑出的人才。

翻譯

在長途旅行中騎着驢的人,行走的步伐是多麼艱難。 不僅驅趕驢子前進困難,還屢次跌倒幾乎要摔下來。 經過時回頭對他說,自己走路不是更好嗎? 他這樣騎着驢子且處於危險之中,怎能保護好腳呢? 那人指着自己的腳說,如果養病了就會像我這樣。 你只知道行走的人困難,卻不知道困難的人行走的樣子。 我爲了笑而斷絕了纓帶,請讓我用小事比喻大事。 齊桓公只是一箇中等才能的君主,但有管仲在左擔任重要職務。 劉禪是個愚笨的孩子,但有諸葛亮延續蜀漢的統治。 如果能駕馭良馬,千里之外也能安坐無憂。 你的跛腳無可奈何,但爲何還要騎着跛腳的驢子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個騎驢人的形象,比喻了在困境中選擇錯誤方法的荒謬。詩人通過對比齊桓公與管仲、劉禪與諸葛亮的例子,強調了正確選擇和使用人才的重要性。詩中的「跛乘跛」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於領導者和輔佐者關係的深刻見解,以及對於正確決策和行動的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