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此處爲缺失的字,無法註釋。
- 陰(yīn):指陰天或多雲的天氣。
- 澇漲(lào zhǎng):指雨水過多,導致水位上漲。
- 蛙鼓(wā gǔ):形容蛙鳴聲。
- 屐(jī):木屐,一種古代的鞋。
翻譯
一年的美好意願似乎被陽光所忽視,多少個春天的日子被陰雲籠罩。 芳草輕易地在原野上生長,而美麗的花朵卻難以在雨中尋覓。 江湖因雨水過多而時常氾濫,蛙鳴聲在池塘邊處處響起。 這樣的時節,有些人難以安穩入睡,穿着木屐,帶着泥土,踏入春天的林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陰雨連綿的景象,通過對比芳草與好花的生長環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難以在逆境中綻放的感慨。詩中「江湖澇漲」和「蛙鼓池塘」生動地描繪了雨季的景象,而結尾的「時節有人眠不穩,和泥拖屐入春林」則抒發了人們在這樣天氣中的不安與對自然的親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宿東園草亭 》 —— [ 明 ] 方獻夫
- 《 宿東園夢與張東所同榻講中庸鳶飛魚躍孟子所過者化二言未竟而覺詩以紀之 》 —— [ 明 ] 方獻夫
- 《 送黃小江之福建憲副 》 —— [ 明 ] 方獻夫
- 《 公署賞牡丹兼喜雨得時字 》 —— [ 明 ] 方獻夫
- 《 觀翠流觴 》 —— [ 明 ] 方獻夫
- 《 恭和聖制夏日與輔臣同遊其一 》 —— [ 明 ] 方獻夫
- 《 元旦試筆次丹山家兄韻 》 —— [ 明 ] 方獻夫
- 《 恭紀聖恩春日同遊並頒賜殊品 》 —— [ 明 ] 方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