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答喬白巖因寄儲柴墟三首

毫釐何所辯?惟在公與私。公私何所辯?天動與人爲。 遺體豈不貴,踐形乃無虧。願君崇德性,問學刊支離。 無爲氣所役,毋爲物所疑。恬淡自無慾,精專絕交馳。 博弈亦何事,好之甘若飴?吟詠有性情,喪志非所宜。 非君愛忠告,斯語容見嗤。試問柴墟子,吾言亦何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毫釐(lí):極小的差別。
  • 踐形:指實踐道德,體現人的本性。
  • :削除,改正。
  • 支離:破碎,不完整。
  • 恬淡:淡泊名利,心境寧靜。
  • 精專:專心致志。
  • 博弈:下棋等遊戲。
  • :糖漿,比喻甜美的東西。
  • 吟詠:吟詩作對。
  • 喪志:失去志向。

翻譯

極小的差別如何辨別?只在於是公心還是私心。公心與私心又如何辨別?在於天意與人爲的區分。 人的本體難道不寶貴嗎?實踐道德才能無損其完美。希望你崇尚德性,修正學問中的不完整之處。 不要被氣所驅使,不要被物所迷惑。保持淡泊自然無慾,專心致志避免紛擾。 下棋等遊戲又有何意義,愛好它們卻甘之如飴?吟詩作對雖有性情,但失去志向則不適宜。 不是你愛聽忠告,這些話或許會被嘲笑。試着問問柴墟子,我的話又如何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守仁對友人的忠告,強調了公私之分、德性與學問的重要性。詩中,「毫釐何所辯?惟在公與私。」開篇即點明主題,指出辨別事物的關鍵在於公心與私心。後文通過對「踐形」、「恬淡」、「精專」等概念的闡述,進一步強調了實踐道德、保持淡泊和專心致志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自謙的口吻,詢問友人對自己言論的看法,展現了其謙遜的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德修養和學問追求的重視。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