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喜友人自京還

· 王恭
黃花蕭索暮寒催,千里憐君此日回。 自說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鳳凰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花:指菊花,秋季盛開,常用來象徵秋天。
  • 蕭索:形容景象淒涼、寂寥。
  • 暮寒:傍晚的寒意。
  • :對朋友的尊稱。
  • 鳳凰臺:古代建築,常用來指代高雅或重要的場所。

翻譯

在秋天的傍晚,菊花顯得淒涼,寒意催人,我千里之外依然憐愛着你,今天你從京城歸來。你自述在明月皎潔、霜氣清冷的夜晚,曾經在鳳凰臺邊,深深地思念着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淒涼景象,通過「黃花蕭索」和「暮寒催」表達了深秋的寂寥與寒意。詩中「千里憐君此日回」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歸來的喜悅與關懷。後兩句則通過友人的自述,揭示了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相思之情,尤其是「相思曾倚鳳凰臺」一句,不僅地點的選擇增添了詩意,也加深了情感的表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