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城懷古

· 王恭
無諸建國古蠻州,城下長江水漫流。 野燒荒陵啼鳥外,青山遺廟暮雲頭。 西風木葉空湟曙,落日人煙古壘秋。 借問屠龍舊蹤跡,斷磯寒草不勝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粵城:指廣州。
  • 無諸:古代越國的君主,這裏指越國。
  • 建國:建立國家。
  • 蠻州:古代對南方地區的稱呼,含有一定的貶義。
  • 野燒:野火,指荒野中的火。
  • 荒陵:荒廢的陵墓。
  • 遺廟:古代留下的廟宇。
  • 暮雲頭:傍晚的雲端。
  • 西風:秋風。
  • 木葉:樹葉。
  • 空湟曙:空曠的湖面上的曙光。
  • 古壘: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
  • 屠龍:古代傳說中的英雄事蹟,這裏指古代的英雄故事。
  • 斷磯:斷崖。
  • 寒草:寒冷中的草。

翻譯

廣州,這座古老的城市,曾是越國的都城,城下的長江水緩緩流淌。荒野中的火光在陵墓旁閃爍,鳥兒的啼鳴聲中,青山上的古廟在暮雲之下顯得格外淒涼。秋風中,樹葉飄落,湖面上的曙光空曠而寂寥,落日照耀着古老的軍事工事,人煙稀少,一片秋意。我詢問那些關於屠龍的古老傳說,斷崖上的寒草似乎也在訴說着無盡的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廣州古城及其周邊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野燒荒陵」、「青山遺廟」、「落日人煙古壘」,構建出一幅滄桑的歷史畫卷。末句「借問屠龍舊蹤跡,斷磯寒草不勝愁」更是將個人的情感與歷史的滄桑相結合,抒發了深沉的懷古之情。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