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訪王叟園居
遙想棲託佳,春霽引坦步。
鳥深牆外聞,花隔鼻先悟。
入門及賓館,宛若下山路。
蔥茜清意滿,簡密幾叢樹。
衆草冗不芟,存爲蠢動寓。
草木遂本性,愛物見平素。
人靜池出魚,屋衰樑飽蠹。
壁苔如畫山,天然臥遊具。
園叟齒逾耋,似鶴林間遇。
內深冥真寄,外淺備禮數。
恍惚異世人,相對心疑懼。
雖疑且盤桓,嘯歌日至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郭:城牆外的區域。
- 棲託:居住。
- 春霽:春雨過後的晴天。
- 坦步:平坦的步道。
- 鼻先悟:通過嗅覺先感知。
- 蔥茜:青翠的樣子。
- 簡密:簡單而密集。
- 冗不芟:雜草叢生,不修剪。
- 蠢動寓:生物活動的場所。
- 遂本性:順應自然本性。
- 梁飽蠹:屋樑被蟲蛀。
- 壁苔:牆壁上的苔蘚。
- 逾耋:超過八十歲。
- 冥真寄:深邃真實的寄託。
- 禮數:禮節。
- 盤桓:逗留。
- 嘯歌:長嘯和歌唱。
翻譯
遙想在那美好的居所,春雨過後,我沿着平坦的小路漫步。牆外的鳥鳴聲深邃,鼻尖先嗅到隔牆的花香。進入園門直至賓館,彷彿走入了下山的路徑。青翠的景色充滿眼簾,幾叢樹木簡單而密集。雜草叢生不加修剪,留作生物活動的場所。草木順應自然本性,展現了愛物的平常心。人靜時池中的魚兒游出,屋樑因年久被蟲蛀。牆壁上的苔蘚如同畫中的山景,成爲天然的臥遊之具。園中的老者已過八十,如同林間遇見的鶴。內心深邃真實,外表卻保持着禮節。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人,相對而坐,心中充滿疑懼。儘管心存疑慮,我仍在此逗留,長嘯歌唱直至日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春日訪友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鳥深牆外聞,花隔鼻先悟」巧妙地運用了聽覺和嗅覺,傳達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園中的景緻,如「蔥茜清意滿,簡密幾叢樹」,以及「草木遂本性」等句,體現了作者對自然本真的尊重和讚美。最後,通過園叟的形象,表達了歲月靜好、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寄託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