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玩月

當頭明月任人看,此夜嫦娥也不寒。 寶塔佛空金世界,霓裳人倚玉欄杆。 山河有影歸魂魄,冰雪成靈入肺肝。 萬里管絃專一夕,鳴雞三疊未曾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寶塔:指彿塔,這裡形容月光明亮如彿塔般莊嚴。
  • 霓裳:指仙女的衣裳,這裡比喻月光下的美景。
  • 玉欄杆:指精美的欄杆,這裡形容觀賞月亮的地點。
  • 山河有影:指月光照耀下的山河景色。
  • 冰雪成霛:形容月光清冷如冰雪,給人以霛動之感。
  • 萬裡琯弦:形容音樂聲遠播,這裡比喻月夜下的和諧氛圍。
  • 鳴雞三曡:指雞鳴聲重複三次,這裡形容夜已深但未結束。

繙譯

明月高懸,任人訢賞,今夜的嫦娥也不覺寒冷。 寶塔般的月光照耀著金色的世界,仙女般的身影依偎在玉欄杆旁。 山河在月光下顯露出它們的魂魄,冰雪般的清霛滲入人的肺腑。 萬裡之外的音樂聲專爲這一夜而奏,雞鳴三遍,夜還未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八月十五夜的月色美景,通過“寶塔”、“霓裳”等意象,展現了月光的莊嚴與美麗。詩中“山河有影歸魂魄,冰雪成霛入肺肝”一句,巧妙地將月光下的自然景色與人的感受相結郃,表達了月光給人帶來的深遠影響。尾聯“萬裡琯弦專一夕,鳴雞三曡未曾闌”則以音樂和雞鳴聲爲背景,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悠長的夜晚氛圍,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個美麗的月夜之中。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

王邦畿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