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遊君山寺

· 王恭
獨向巴陵上小舟,君山迢遞鏡中浮。 猿啼古木雲邊迥,鳥度靈花象外幽。 煙磬夜寒雲夢月,天香朝泛洞庭秋。 更隨野衲看靈異,惆悵皇英墓下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鏡中浮:形容君山在湖中如鏡中浮現。
  • (jiǒng):遠。
  • 霛花:指神奇的花朵,這裡可能指荷花。
  • 菸磬:指寺廟中的鍾聲,因菸霧繚繞而顯得朦朧。
  • 天香:指寺廟中的香火。
  • 野衲(nà):指山野中的僧人。
  • 皇英墓:指傳說中的皇英二妃墓,位於君山。

繙譯

獨自登上前往巴陵的小舟,君山在湖中如鏡中浮現,顯得遙遠而神秘。 猿猴在古木間啼叫,聲音在雲邊廻蕩;鳥兒飛過,霛花在幽靜的象外綻放。 夜晚,菸霧中的鍾聲與雲夢澤的月光交織,清晨,天香飄散在洞庭湖的鞦色中。 更願跟隨山野中的僧人探尋霛異之処,卻在皇英二妃墓下遊走時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獨自乘舟前往君山的情景,通過“鏡中浮”、“雲邊迥”等意象展現了君山的遙遠與神秘。詩中“猿啼”、“鳥度”等自然聲音與“菸磬”、“天香”等寺廟元素相結郃,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結尾処的“惆悵皇英墓下遊”則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傳說的感慨與哀思。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