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漁樵耕牧四畫

· 王恭
石田新雨苔花碧,禾黍秋香百餘石。 誰教釀作甕頭春,醉裏看山了殘帙。 讀書何必問時清,縱有荒年莫廢耕。 鹿門精舍青山裏,春去秋來無宦情。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亦喻無用之物。
  • 禾黍:稻穀和黍子,泛指糧食作物。
  • 甕頭春:指新釀的酒。
  • 了殘帙:指閱讀完殘破的書籍。
  • 鹿門: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 精舍:指讀書或講學的場所。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願。

翻譯

新雨過後,石田上長滿了碧綠的苔蘚,稻穀和黍子在秋香中成熟,收穫百餘石。 是誰教會我們釀造新酒,讓我們在醉意中欣賞山景,閱讀殘破的書籍。 讀書何必在意時局是否清明,即使遇到荒年也不應放棄耕作。 在鹿門山中的精舍裏,春去秋來,我對做官已無任何興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畫面,通過「石田」、「禾黍」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豐收的景象。詩中「釀作甕頭春,醉裏看山了殘帙」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知識的追求。後兩句則強調了無論時局如何,都應堅持讀書和耕作,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堅守本心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淡漠。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