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牧隱卷

· 王恭
山人不種亦不耕,買山放犢應逃名。 閒吹一曲無宮調,高臥千峯不世情。 瑤琴在牀書在篋,河汾到君今幾葉。 懶隨時貴競簪纓,恥逐浮人尚漁獵。 五月南風陂水深,白雲將興滿山陰。 人牛看到相忘處,始是山人一片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人:隱士。
  • 買山:購買山地,指隱居。
  • 放犢:放牧小牛,這裏指隱居生活的一種象徵。
  • 逃名:逃避名聲,指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 無宮調:指沒有固定曲調的隨意吹奏。
  • 高臥:高枕無憂地躺着,形容隱居生活的悠閒。
  • 千峯:形容山峯衆多。
  • 不世情:不關心世事。
  • 瑤琴:古代的一種美玉製成的琴,這裏泛指琴。
  • 書在篋:書放在箱子裏,指隱居讀書。
  • 河汾:指黃河和汾河流域,這裏可能指作者的故鄉或隱居地。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飾,這裏指官職。
  • 浮人:指遊手好閒的人。
  • 尚漁獵:喜歡打獵捕魚,這裏指不務正業。
  • 五月南風:五月的南風,指溫暖的季節。
  • 陂水:池塘的水。
  • 白雲:指隱士的悠閒生活。
  • 將興:將要興起,這裏指隱士的心情。
  • 滿山陰:山陰指山的北面,這裏形容山中陰涼。
  • 相忘處:彼此忘記對方的地方,形容隱士與牛的和諧共處。

翻譯

隱士既不種植也不耕作,購買山地放牧小牛,應該是爲了逃避名聲。閒暇時隨意吹奏一曲,沒有固定的曲調,悠閒地躺在千峯之間,不關心世事。瑤琴放在牀上,書放在箱子裏,黃河和汾河流域到你這裏已經是幾代人了。懶得與時下的權貴爭名奪利,恥於與遊手好閒的人一樣打獵捕魚。五月的南風吹過,池塘的水很深,白雲伴隨着隱士的心情在山北興起。人與牛在彼此忘記對方的地方相處,這才真正體現了隱士的一片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和心境。通過「買山放犢」、「閒吹一曲無宮調」等細節,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懶隨時貴競簪纓,恥逐浮人尚漁獵」表達了隱士對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最後通過「人牛看到相忘處」這一意象,深刻揭示了隱士內心的寧靜與超脫,體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境界。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