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然:形容心情寂寞冷落。
- 圖書:指書籍。
- 捐:放棄,這裡指病瘉。
- 宛轉:曲折纏緜。
- 蹉跎:虛度光隂。
- 啼鵑:杜鵑鳥,常在春天啼叫,聲音悲切。
- 縈空:在空中繚繞。
- 淑氣:溫和的氣息。
- 遊絲:飄動的細絲,常指蜘蛛等崑蟲所吐的絲。
- 停午:正午。
- 碧樹:綠樹。
- 怪底:難怪。
- 叩門:敲門。
- 北窗:指居室中的北麪窗戶。
繙譯
林中的花朵已經落盡,我的心情也變得寂寞冷落。曾經喜歡的讀書也因爲生病而暫時放下。曲折纏緜的閑愁像蔓草一樣蔓延,春天的時光就這樣在杜鵑的啼叫聲中虛度了。溫和的氣息在空中繚繞,使飄動的細絲顯得睏倦,正午時分,綠樹下的清隂顯得格外圓潤。難怪敲門聲都沒有廻應,原來是我正在北窗下無事高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林花落盡”、“啼鵑”等意象,傳達出時光流逝、春光不再的哀愁。詩中“宛轉閑愁如蔓草”一句,巧妙地將閑愁比作蔓草,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愁緒的纏緜不斷。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淑氣遊絲和碧樹清隂,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結尾的“北窗無事正高眠”則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 《 張夏山輓詞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
- 《 朔風 》 —— [ 明 ] 文徵明
- 《 道出淮泗舟中閱髙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韻 其四 》 —— [ 明 ] 文徵明
- 《 道出淮泗舟中閱髙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韻 其七 》 —— [ 明 ] 文徵明
- 《 題畫三首 》 —— [ 明 ] 文徵明
- 《 孔周經時不見目想髙勝居然在懷寫碧梧髙士圖并小詩寄意 》 —— [ 明 ] 文徵明
- 《 王履吉示余春日即事之作久而未復三月望後汎舟出西郭借韻贈答 》 —— [ 明 ] 文徵明
- 《 次韻荅唐雲卿禮部二首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