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鵑:一種鳥,又名子規,常在春末夏初鳴叫,其聲悽切,古人常以此寄託哀思。
- 蕭蕭: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 迢遞:遙遠的樣子。
- 揔(zǒng):同「總」,總是。
翻譯
簾前的花兒隨着春去而落,杜鵑鳥在此時鳴叫,棕葉在風中沙沙作響,伴着半雨的聲音。遙遠的故鄉我歸去不得,天涯的芳草總是牽動着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簾前花落」、「杜鵑鳴」、「棕葉蕭蕭」等自然元素,傳達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深深思念。詩中的「迢遞故園歸未得」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因種種原因無法回到故鄉的無奈與苦悶。而「天涯芳草揔關情」則進一步以芳草爲媒介,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芳草雖遠,情感卻如影隨形,無法割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與深情。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