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侍樂亭:亭子的名稱。
- 新雨足:剛剛下過充足的雨。
- 曲池:曲折的池塘。
- 碧於苔:比苔蘚還要綠。
- 繁花:盛開的花朵。
- 看竹:訢賞竹子。
繙譯
在侍樂亭前,剛剛下過一場充足的雨,曲池裡的水想必比苔蘚還要綠。 不知道在繁花落盡之後,曾經有誰來這裡訢賞竹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侍樂亭前的雨後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唸。詩中“新雨足”和“碧於苔”的描繪,生動地展現了雨後的清新與生機。後兩句則通過設問,引出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廻憶,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可能的美好相遇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 《 道出淮泗舟中閱髙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韻 其八 》 —— [ 明 ] 文徵明
- 《 虎丘劔池相傳深不可測舊志載秦皇發闔閭墓鑿山求劔其鑿處遂成深澗王禹偁作劔池銘嘗辨其非正德辛未冬水涸池空得石闕中空不知其際余徃觀之賦詩貽同游者和而傳焉 》 —— [ 明 ] 文徵明
- 《 題畫六首 其四 》 —— [ 明 ] 文徵明
- 《 送錢元抑南歸口號十首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
- 《 新秋 》 —— [ 明 ] 文徵明
- 《 九逵期人日㑹城中既而不至作詩見懐奉荅 》 —— [ 明 ] 文徵明
- 《 紫氣 》 —— [ 明 ] 文徵明
- 《 馬上口占謝諸送客十首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