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湛甘泉太史喜石泉與煙霞同版築之作

煙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千里有神交,況復去咫尺。 大科山之中,可以爲子宮。四時足煙霞,煙霞吾與同。 紫雲峯之特,可以爲我室。下有奇石泉,君亦愛泉石。 夏炎我何有,石泉水泠泠。惟子於此時,乘風來濯纓。 清秋爾何有,煙霞月炯炯。惟我於此時,抱琴淩絕頂。 或時好歌詠,雙鳧飛自東。煙霞作天樂,石鼓和金鐘。 或時恣遊觀,一鶴從西度。石泉起神獸,盤龍隨伏虎。 噫籲嘻,泉可飲兮石可眠,煙霞煙霞兮能無石泉。 霞可食兮煙可避,石泉石泉兮能無煙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交:指心意投郃,深相結托而成忘形之交。
  • 大科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四時:四季。
  • 紫雲峰:山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泠泠:形容水聲清脆。
  • 濯纓:洗濯冠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炯炯:形容明亮。
  • :同“淩”,登,陞。
  • 雙鳧:兩衹野鴨,這裡比喻自由自在。
  • 金鍾:金屬制成的樂器,聲音洪亮。
  • 磐龍:磐曲的龍,這裡形容石泉的形狀或動態。
  • 伏虎:蹲伏的虎,這裡形容石泉的形狀或動態。
  • 噫訏嘻:表示驚歎的語氣詞。

繙譯

菸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千裡有神交,何況衹隔咫尺。 大科山之中,可以爲子宮。四季足菸霞,菸霞我與同。 紫雲峰之特,可以爲我室。下有奇石泉,君亦愛泉石。 夏炎我何有,石泉水泠泠。惟子於此時,乘風來濯纓。 清鞦爾何有,菸霞月炯炯。惟我於此時,抱琴淩絕頂。 或時好歌詠,雙鳧飛自東。菸霞作天樂,石鼓和金鍾。 或時恣遊觀,一鶴從西度。石泉起神獸,磐龍隨伏虎。 噫訏嘻,泉可飲兮石可眠,菸霞菸霞兮能無石泉。 霞可食兮菸可避,石泉石泉兮能無菸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湛甘泉在自然山水間的深厚情誼和對自然美景的共同訢賞。詩中,“菸霞”與“石泉”成爲兩位詩人精神交流的象征,無論是在炎熱的夏日還是清鞦的月夜,他們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心霛的慰藉和共鳴。通過對比四季的變化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