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爲林逸人賦

· 王恭
北風吹霜百草折,官舍人家梅盡發。 橫枝放暖天爲香,亂蕊凝寒雪逾潔。 今古何人解愛梅,繁花空自雪中開。 愁雲夜掩凌風觀,蔓草秋生卻月臺。 風流獨數巢居閣,門閉孤山老雙鶴。 不轉胡姬笛裏生,寧隨漢女宮中落。 君向林間住日長,相逢花底未渠央。 最宜明月照行旆,不憤飛花落酒觴。 酒邊花下堪留客,回首東風拂行跡。 明月扁舟歸去來,故園亦有凌霜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ú):更加。
  • 凌風觀:高聳的風景區。
  • 卻月臺:古代建築,形似半月。
  • 巢居閣:指高雅的居所。
  • 胡姬:古代對西域女子的稱呼。
  • 漢女:指漢族女子。
  • 行旆 (pèi):行旅中的旗幟。
  • 未渠央:未盡,未完。
  • :這裏指不滿。
  • 扁舟:小船。
  • 凌霜柏:耐寒的柏樹。

翻譯

北風呼嘯,霜凍使百草折斷,官舍中人家裏的梅花卻盛開了。橫斜的枝條在寒冷中放出暖意,天空中瀰漫着香氣,凌亂的花蕊在雪中更顯潔白。

古往今來,有誰真正懂得愛梅?繁花只能在雪中獨自開放。愁雲在夜晚遮蔽了高聳的風景區,秋天的蔓草生長在形似半月的臺上。

風流人物獨愛巢居閣,門緊閉,孤山中有老雙鶴。笛聲不轉,因爲胡姬的笛聲已生,寧可不隨漢女宮中的落花。

你在林間居住的日子漫長,我們在花下相逢,感覺未盡。最宜在明月下照亮行旅的旗幟,不滿飛花落在酒杯中。

酒邊花下,適合留客,回首時東風已拂去行跡。明月下,乘小船歸去,故園也有耐寒的柏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風霜凍中梅花的堅韌與美麗,通過對比繁花與梅花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獨特魅力的讚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凌風觀」、「卻月臺」等,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末尾提及歸去來兮,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家園的嚮往,以及對梅花般堅韌品質的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