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東頭燕喜時,袞衣親捧萬年卮。 天心祖德惟皇極,子燕孫謀有聖慈。 萬丈蓮花開玉井,九仙桃實薦瑤池。 周南周頌今重見,四海同賡既醉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禁:紫禁城,指皇宮。
  • 燕喜:宴飲喜慶。
  • 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
  • 萬年卮:指盛酒的器皿,寓意長久。
  • 天心:天意。
  • 祖德:祖先的德行。
  • 皇極:至高無上的皇權。
  • 子燕孫謀:子孫的謀劃,指子孫的智慧和計劃。
  • 聖慈:皇帝的慈愛。
  • 萬丈蓮花:形容蓮花盛開,壯觀美麗。
  • 玉井:神話中的井,這裏指仙境。
  • 九仙桃實:神話中的仙桃,象徵長壽。
  • 薦瑤池:獻給仙境瑤池,表示尊貴。
  • 周南周頌:《詩經》中的兩部分,分別代表南方的民歌和周朝的頌歌。
  • 四海同賡:四海之內共同歌頌。
  • 既醉詩:指《詩經》中的《既醉》篇,表達歡樂和滿足。

翻譯

在紫禁城東頭的喜慶宴會上,皇帝親自捧着萬年卮,慶祝這歡樂的時刻。天意和祖先的德行都指向至高無上的皇權,子孫們的智慧和計劃體現了皇帝的慈愛。萬丈蓮花在玉井中盛開,九仙桃實獻給了仙境瑤池。如今,我們重見《詩經》中的周南和周頌,四海之內的人們共同歌頌《既醉》這首詩,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滿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皇宮中的喜慶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皇家的尊貴和喜慶。詩中「紫禁」、「袞衣」、「萬年卮」等詞語,都體現了皇家的莊嚴和富貴。同時,通過「天心祖德」、「子燕孫謀」等表達,強調了皇權的合法性和子孫的智慧。最後,以《詩經》中的篇章和四海同賡的景象,表達了全國上下的歡樂和團結,體現了詩人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讚美。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