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惠嵓(yán):指友人的園林。
- 清尊:清酒。
- 消俗慮:消除世俗的憂慮。
- 高閣:高樓。
- 農家喜:農家的喜悅。
- 客夢長:客人的夢很長,指在異鄉的思緒深長。
- 遲迴:徘徊。
- 恍忽:恍惚,形容心神不定或模糊不清。
- 仙鄉:仙人居住的地方,比喻美好的境地。
翻譯
屢次借友人的園林來尋找勝景,初次感受到小雨帶來的涼意。 清酒消除了世俗的憂慮,高樓俯瞰着奇異的芳香。 共同分享農家的喜悅,卻偏偏增添了客人的長夢。 在松竹間徘徊,心神不定,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友人園林中的閒適體驗。詩中,「屢借名園勝」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園林景緻的喜愛,而「初沾小雨涼」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初秋時節的清新感受。詩人在「清尊消俗慮」中表達了飲酒解憂的愜意,而「高閣俯奇芳」則展現了從高處俯瞰園林美景的視角。後兩句「共有農家喜,偏添客夢長」巧妙地將農家的喜悅與客人的思鄉之情結合,表達了詩人身在異鄉的複雜情感。結尾的「遲迴松竹底,恍忽在仙鄉」則以一種夢幻般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園林中徘徊時所感受到的超脫與寧靜,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燕樂亭次黃小江韻 》 —— [ 明 ] 方獻夫
- 《 賀丹山家兄得子和樑越狂邦憲韻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二 》 —— [ 明 ] 方獻夫
- 《 贈毛按治 》 —— [ 明 ] 方獻夫
- 《 坐大石用鄧順之韻寄丹山家兄本誠友人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七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三 》 —— [ 明 ] 方獻夫
- 《 立春日和戴仲鶡 》 —— [ 明 ] 方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