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真上人竹茶爐

· 王紱
僧館高閒事事幽,竹編茶竈瀹清流。 氣蒸陽羨三春雨,聲帶湘江兩岸秋。 玉臼夜敲蒼雪冷,翠甌晴引碧雲稠。 禪翁託此重開社,若個知心是趙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uè):煮。
  • 陽羨:地名,位於今江蘇省宜興市,以產茶著名。
  • 湘江:河流名,位於湖南省。
  • 玉臼:玉製的臼,用於搗碎物品。
  • 翠甌:翠綠色的茶杯。
  • 禪翁:指禪師,修禪的老人。
  • 趙州:指趙州禪師,唐代著名禪師,以「吃茶去」公案聞名。

翻譯

僧館裏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和幽深,用竹子編織的茶爐煮着清澈的流水。 茶爐的蒸汽彷彿帶着陽羨春天的細雨,煮茶的聲音又像是湘江兩岸秋天的風聲。 夜晚,玉臼敲打的聲音清脆如雪,晴天時,翠綠色的茶杯中彷彿凝聚着濃密的碧雲。 禪師以此茶會重新開啓禪社,但有誰能真正理解禪心,如同趙州禪師那樣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僧館中煮茶的情景,通過「竹編茶竈」、「陽羨三春雨」、「湘江兩岸秋」等意象,展現了茶香與自然景色的和諧統一。詩中「玉臼夜敲蒼雪冷,翠甌晴引碧雲稠」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和形象感。結尾的「禪翁託此重開社,若個知心是趙州」則深化了禪茶一味的主題,表達了禪師對茶道的深刻理解和禪意的追求。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