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早朝

· 王恭
鐘鼓金門曙,千官列雁行。 西山含落月,北闕映初陽。 御柳蓬萊色,宮花太液香。 袖中有三策,思欲上君王。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擬早朝:模仿早朝的場景。
  • 金門:指宮門。
  • 雁行:像雁羣飛翔時的隊列,形容官員排列整齊。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太液:指太液池,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名。
  • 三策:指三條計策或建議。

翻譯

宮門鐘鼓聲中天色漸明,衆多官員如雁羣般整齊排列。 西山之上,落月猶存,北面的宮闕映照着初升的陽光。 御苑的柳樹帶着蓬萊仙境的色彩,宮中的花朵散發着太液池的香氣。 我懷中藏着三條重要的計策,渴望向君王獻上我的建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早朝的盛況,通過「鐘鼓金門曙」和「千官列雁行」等句,生動展現了官員們整齊列隊等待朝見的場景。詩中「西山含落月,北闕映初陽」以對仗工整的句式,描繪了清晨的景色,落月與初陽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氛圍。後兩句「御柳蓬萊色,宮花太液香」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表達了對皇宮美景的讚美。結尾「袖中有三策,思欲上君王」點明瞭詩人的政治抱負和渴望爲國家出謀劃策的決心。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