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泛江因造澹山

· 王恭
畫舫宜涼夜,滄江酒氣清。 星河分棹影,鷗鷺起歌聲。 海曠天低水,潮平月到城。 澹山有佳處,遙見蚌珠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畫舫(huà fǎng):裝飾華麗的船隻,常用於夜間遊玩或宴會。
  • 滄江:泛指江水,此處指江面。
  • 星河:銀河,夜空中星星聚集形成的帶狀景象。
  • 棹影:船槳在水中的倒影。
  • 鷗鷺:兩種水鳥,鷗和鷺。
  • 潮平:指潮水退去,水面平靜。
  • 澹山:詩中提到的山名,可能爲虛構或特定地點。
  • 蚌珠:蚌殼中的珍珠,此處比喻澹山上的美景或亮點。

翻譯

在涼爽的夏夜,乘坐着華麗的船隻,江面上的酒氣清新宜人。 銀河映照着船槳的倒影,鷗鷺的歌聲在夜空中響起。 海面廣闊,天空低垂,水天一色;潮水退去,月亮照亮了城池。 澹山上有絕美的景色,遠遠望去,彷彿能看到閃爍的珍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夜泛舟江上的美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夜晚的寧靜與壯闊。詩中「星河分棹影,鷗鷺起歌聲」巧妙地將自然與人文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澹山有佳處,遙見蚌珠明」則增添了一抹神祕色彩,使讀者對澹山的美景充滿遐想。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