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居感懷
我生今四旬,忽爾遘家變。
風木悲萱堂,師憂龍蛇見。
生成二大恩,時思時哽咽。
悠悠百年情,寂寂一深院。
聿從炞正行,更誰□相唁。
豈無沈升子,再旬才一面。
亦有二三徒,經年五七遍。
契闊何足憐,光陰鯈如箭。
虞舜號聖神,陶漁無遺善。
商也依仲尼,出入尚交戰。
所以君子交,三益常戀戀。
僻佞與善柔,母曰身之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木:比喻父母。
- 萱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也指母親。
- 師憂龍蛇見:指因師長的憂慮而感到不安,龍蛇比喻師長的憂慮。
- 生成二大恩:指父母的養育之恩。
- 聿從炞正行:聿,語氣助詞;炞,疑爲「炎」的誤寫,指跟從正直的行爲。
- 沈升子: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窗。
- 契闊:離合,指離別。
- 鯈:同「倏」,迅速。
- 虞舜:古代傳說中的賢君。
- 陶漁:指虞舜的賢德行爲,陶指製陶,漁指捕魚。
- 商也依仲尼:商,指商朝;仲尼,孔子的字。這裏指孔子對商朝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 三益:指三種有益的朋友,即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多聞的朋友。
- 僻佞:偏僻和諂媚,指不良的行爲和態度。
- 善柔:善良和柔和,指良好的品質。
翻譯
我如今已四十歲,突然遭遇家庭的變故。我悲痛地思念已故的父母,師長的憂慮也讓我感到不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時常思念,時常哽咽。悠悠百年的情感,卻孤獨地深藏在一個寂靜的院子裏。我遵循正直的行爲,卻不知有誰會來慰問我。雖然沒有沈升子這樣的朋友,但每隔十天我們還能見上一面。也有兩三個徒弟,一年中能來五六次。離別並不值得憐憫,光陰如箭般迅速流逝。虞舜被稱爲聖神,他的賢德行爲無處不在。孔子繼承並發展了商朝的文化,但他的出入仍然充滿挑戰。因此,君子之間的交往,總是離不開三種有益的朋友。而偏僻和諂媚的行爲,絕不是身體上的便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庭變故的悲痛和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深切懷念。詩中,作者通過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強調了珍惜時間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對虞舜和孔子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賢德和文化的尊重。最後,作者強調了君子交友的原則,即遠離偏僻和諂媚,親近善良和柔和。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