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九華龍潭

飛流三百丈,澒洞祕靈湫。 峽坼開雷斧,天虛下月鉤。 化形時試鉢,吐氣或成樓。 吾欲鞭龍起,爲霖遍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澒洞:hòng dòng,彌漫無際。
  • 秘霛湫:神秘的水潭。
  • 峽坼:峽穀裂開。
  • 雷斧:雷電。
  • 天虛:天空空曠。
  • 月鉤:彎月。
  • 化形:變化形態。
  • 試鉢:嘗試用鉢。
  • 吐氣:呼出氣息。
  • 鞭龍:敺使龍。
  • 爲霖:降雨。
  • 九州:中國古代的九個行政區劃,泛指全中國。

繙譯

飛瀑高達三百丈,彌漫無際的神秘水潭。 峽穀裂開如雷電劈開,天空空曠彎月如鉤。 變化形態時嘗試用鉢,呼出氣息或成樓閣。 我欲敺使龍起舞,降雨滋潤遍及全中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壯觀的自然景象,通過誇張和想象的手法,將飛瀑、峽穀、天空等元素融入詩中,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畫麪。詩中“鞭龍起,爲霖遍九州”表達了詩人渴望爲天下帶來福祉的宏願,躰現了其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