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集分韻得青字

· 王紱
秋半露初白,月高天更青。 相逢如此夜,不飲若爲醒。 急管奏清響,長筵列廣庭。 百年能幾會,杯到莫留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半:秋季過半,即中秋時節。
  • 露初白:露水開始凝結成白色,表示秋意漸濃。
  • 月高:月亮高懸。
  • 天更青:天空顯得更加清澈。
  • 若爲醒:如果還保持清醒。
  • 急管:急促的管樂聲。
  • 清響:清晰響亮的聲音。
  • 長筵:長長的宴席。
  • 廣庭:寬闊的庭院。
  • 百年能幾會:人生百年,能有幾次這樣的聚會。
  • 杯到莫留停:酒杯到手就不要停下,意指盡情暢飲。

翻譯

中秋時節,露水初凝成白,月亮高懸,天空顯得格外清澈。在這樣的夜晚相聚,如果不暢飲一番,又怎能算是清醒呢?急促的管樂聲奏出清晰響亮,長長的宴席擺放在寬闊的庭院中。人生百年,能有幾次這樣的聚會,酒杯到手就不要停下,盡情享受此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夜晚的宴集場景,通過「秋半露初白,月高天更青」的描繪,展現了中秋時節的清新與寧靜。詩中「相逢如此夜,不飲若爲醒」表達了在這樣的美好夜晚,應當盡情暢飲的情感。後句通過「急管奏清響,長筵列廣庭」進一步渲染了宴會的熱鬧氣氛。結尾「百年能幾會,杯到莫留停」則強調了珍惜當下,盡情享受人生難得的歡聚時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中秋佳節的喜愛和對人生歡聚的珍惜。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