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再用韻

· 王紱
一天風雪又深冬,添得詩人興趣重。 壓樹只疑花撲地,看山無復翠爲峯。 管絃沸沸青樓酒,臺殿盈盈古寺鐘。 忽聽陽春歌絕調,令人不和若爲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天:滿天。
  • 風雪:風和雪。
  • 深冬:冬季的末尾,天氣寒冷。
  • 興趣:興致,愛好。
  • 壓樹:指雪壓在樹上。
  • 花撲地:形容雪像花一樣覆蓋在地面上。
  • 看山:遠望山景。
  • 無復:不再。
  • 翠爲峯:指山峯原本的綠色被雪覆蓋,不再可見。
  • 管絃:指音樂。
  • 沸沸:形容聲音喧鬧。
  • 青樓:古代指妓院。
  • 臺殿:指寺廟中的建築。
  • 盈盈:形容聲音悠揚。
  • 古寺鐘:寺廟中的鐘聲。
  • 陽春:古代曲名,也指美好的春天。
  • 絕調:指非常美妙的音樂。
  • 若爲容:如何能夠與之相配。

翻譯

滿天的風雪宣告着深冬的到來,這景象增添了詩人的興致。 雪壓在樹上,彷彿花兒撲落在地,遠望山巒,已不見往日的翠綠峯巒。 青樓中音樂喧鬧,寺廟的鐘聲悠揚。 忽然聽到《陽春》這首絕妙的曲調,讓人感到自己難以與之相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冬風雪中的景象,通過對比雪景與往日山色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音樂藝術的讚美。詩中「壓樹只疑花撲地,看山無復翠爲峯」巧妙地將雪景與花、山色相結合,展現了雪的美麗與山色的消失。後兩句通過對青樓音樂和寺廟鐘聲的描寫,進一步以聲音的美妙來襯托雪景的寧靜與深遠。最後,詩人聽到《陽春》的絕妙曲調,感到自己難以與之相配,表達了對音樂藝術的敬畏與自謙。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