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御史致仕歸義門

· 王紱
壯年從宦老京華,歷仕先朝歲月賒。 自入憲臺頻攬轡,近承優詔許還家。 金頒內帑衣裁錦,宴錫南宮帽壓花。 如此恩榮光閥閱,向人稱說信非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官員。
  • 致仕:退休。
  • 京華:京城,這裏指北京。
  • 歷仕:歷任官職。
  • 先朝:前朝,指明朝之前的朝代。
  • 憲臺:古代官署名,指御史臺。
  • 攬轡:握住馬繮,比喻掌握權力。
  • 優詔:優厚的詔書,指皇帝的恩賜。
  • 內帑:國庫。
  • 衣裁錦:穿着錦衣,指受到皇帝的賞賜。
  • 宴錫:宴請並賜予。
  • 南宮:指皇宮。
  • 帽壓花:帽子上有花紋,指官帽。
  • 恩榮:恩寵和榮耀。
  • 閥閱:功勳和資歷。
  • 信非誇:確實不是誇大。

翻譯

壯年時投身官場,老來在北京度過晚年,歷任官職於前朝歲月已久。自從進入御史臺頻繁掌握權力,最近承蒙皇帝優厚的詔書允許我退休回家。皇帝賜予國庫的金帛,我穿着錦衣,在皇宮中宴請並賜予我官帽,上面有花紋。這樣的恩寵和榮耀,對於功勳和資歷來說,向別人稱說確實不是誇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王紱在明朝官場中的經歷和退休時的榮耀。詩中,「壯年從宦老京華」一句,既表達了詩人早年投身官場的決心,也暗示了他晚年在北京的生活狀態。通過「歷仕先朝歲月賒」,詩人回顧了自己在官場中的長久歲月。後幾句則詳細描述了退休時的榮耀,如「金頒內帑衣裁錦」和「宴錫南宮帽壓花」,展現了皇帝的恩寵和自己的榮耀。最後,「向人稱說信非誇」一句,強調了這一切榮耀的真實性,不是誇大其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回顧和對退休時榮耀的自豪。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