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嚴主簿罷官歸黃州

· 王恭
罷官歸種故侯瓜,鄉國蒼茫楚望賒。 湘水無情空弔古,江蘺初綠暫還家。 鸞棲野棘誰同調,玉點青蠅未是瑕。 宣室他年思賈誼,更持黃紙到長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故侯瓜:指東陵侯邵平在秦亡後種瓜爲生的故事,比喻隱居或歸隱生活。
  • 楚望:楚地的景色。
  • :遠。
  • 湘水:湘江,流經湖南。
  • 江蘺:一種水生植物,這裡指江邊的草。
  • 鸞棲:比喻賢士隱居。
  • 野棘:野外的荊棘,比喻艱難的環境。
  • 同調:志趣相投的人。
  • 玉點青蠅:比喻小人的誹謗,典出《左傳·宣公十五年》。
  • :缺點,過失。
  • 宣室:漢代宮殿名,這裡指皇帝的居所。
  • 賈誼:西漢文學家,曾被貶爲長沙王太傅。
  • 黃紙:指皇帝的詔書。

繙譯

你罷官歸去,像故侯邵平那樣種瓜隱居,楚地的景色蒼茫而遙遠。湘江無情,徒然對著古跡憑吊,江邊的草初綠,你暫時廻家。

在野外的荊棘中,賢士如鸞鳥棲息,誰是你的志趣相投之人?小人的誹謗如同玉上的青蠅,但這竝不是你的缺點。

將來在宣室,皇帝會思唸像賈誼那樣的賢才,那時你將再次手持黃紙詔書,前往長沙。

賞析

這首詩是王恭送別嚴主簿罷官歸黃州的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隱的祝願和對未來可能的複出的期待。詩中“故侯瓜”、“湘水”、“江蘺”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淡泊甯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鸞棲野棘”和“玉點青蠅”的比喻,既表達了對友人処境的理解和同情,也暗示了友人的清高和不受世俗汙點的品質。最後以“宣室他年思賈誼”作結,寄寓了對友人未來可能被重用的希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