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臺江

· 王恭
無諸古城外,潮滿合沙洲。 賓從留驄馬,壺觴度彩舟。 山回川夜月,?怨海雲秋。 寂寞屠龍事,臺空江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諸:古代地名,指今福建省福州市一帶。
  • 潮滿:潮水漲滿。
  • 合沙洲:沙洲被潮水包圍。
  • 賓從:賓客和隨從。
  • 驄馬:青白色的馬。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彩舟:裝飾華麗的船。
  • 山回川夜月:山川在夜晚月光的映照下顯得迴環曲折。
  • ?怨海雲秋:?(jīn),古同「猿」,猿猴在秋天的海雲中哀怨。
  • 屠龍事:指古代傳說中的屠龍勇士事蹟,這裏比喻英勇的事蹟或人物。
  • 臺空江自流:臺,指高臺或樓臺;空,空曠無人;江自流,江水依舊流淌。

翻譯

在無諸古城的外圍,潮水漲滿了沙洲。 賓客和隨從們留下了青白色的馬,酒器隨着裝飾華麗的船隻渡過。 山川在夜晚月光的映照下顯得迴環曲折,猿猴在秋天的海雲中哀怨。 寂寞地回想起屠龍勇士的事蹟,如今高臺空曠無人,只有江水依舊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泛舟臺江的景象,通過古城、潮水、沙洲、賓客、馬匹、酒宴、山川、月光、猿猴、海雲等元素,構建了一幅靜謐而又略帶哀愁的夜景圖。詩中「山回川夜月,?怨海雲秋」一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出深沉的秋意和猿猴的哀怨,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表達。結尾的「寂寞屠龍事,臺空江自流」則抒發了對往昔英雄事蹟的懷念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