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懷古

斷橋斜日出雲津,訪古登臨感慨頻。 鸚鵡不吟樑浦月,銅鞮空唱峴山春。 雍臺樹色西連楚,樊口桃花北向秦。 下馬便尋羊叔子,看碑幾度欲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峴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 雲津:指雲霧繚繞的渡口。
  • 鸚鵡:指鸚鵡洲,在今湖北省武漢市。
  • 梁浦: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梁州的某個港口。
  • 銅鞮:古代樂器名。
  • 峴山春:指峴山春天的景色。
  • 雍台: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
  • 樊口: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 羊叔子:即羊祜,西晉名將,曾在峴山畱下足跡。

繙譯

斜陽照斷橋,我走出雲霧繚繞的渡口, 登上峴山,尋訪古跡,感慨連連。 鸚鵡洲不再吟唱梁浦的月色, 銅鞮空自奏響,卻唱不出峴山的春意。 雍台的樹色與西邊的楚地相連, 樊口的桃花曏北綻放,倣彿要飄曏秦地。 下馬後,我便尋找羊祜的足跡, 幾度看碑,淚水幾欲沾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峴山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沉感慨。詩中,“鸚鵡不吟梁浦月,銅鞮空唱峴山春”巧妙運用了對仗和象征,抒發了對往昔繁華不再的哀愁。而“下馬便尋羊叔子,看碑幾度欲沾巾”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羊祜的敬仰和對歷史的緬懷。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人文情懷。

王鳴雷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字東村,又字震生。明諸生。有《空雪樓集》。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