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笳曲

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 上郡隱黃雲,天山吹白草。 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管:指北方邊地的樂器,如胡笳。
  • 雕陰:指北方邊塞之地。
  • 上郡:古代郡名,位於今陝西省北部。
  • 黃雲:指邊塞地區因風沙而顯得黃色的雲。
  • 天山:此處泛指邊塞的高山。
  • 白草:邊塞地區的一種草,因乾旱而呈白色。
  • 寒磧:寒冷的沙漠。
  • 霜堡:被霜覆蓋的堡壘。
  • 戍客:守衛邊疆的士兵。
  • 芙蓉:此處指荷花。

翻譯

北方的胡笳隨着秋天的到來而響起,雕陰之地的大雁早早地飛來。 上郡的天空被黃雲遮蔽,天山上的草因寒冷而顯得蒼白。 戰馬在寒冷的沙漠中嘶鳴,朝陽照耀着被霜覆蓋的堡壘。 江南的守衛士兵心中充滿了思鄉之情,門外的荷花也隨着季節的更迭而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秋天的景象,通過「朔管」、「雕陰雁」、「黃雲」、「白草」等意象,傳達出邊疆的荒涼與寒冷。詩中「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一句,既表現了邊塞的艱苦環境,又透露出士兵的孤獨與哀愁。結尾的「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則巧妙地將江南的溫柔與邊塞的嚴酷對比,加深了戍邊士兵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士的同情與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