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相公出徵
得意在當年,登壇秉國權。
漢推周勃重,晉讓趙宣賢。
儒德尼丘降,兵鈐太白傳。
援毫飛鳳藻,發匣吼龍泉。
歷火金難耗,零霜桂益堅。
從來稱玉潔,此更讓朱妍。
鴛鷺臻門下,貔貅擁帳前。
去知清朔漠,行不費陶甄。
獻畫符中旨,推誠契上玄。
願將班固筆,書頌勒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登罈:登上罈場。古代帝王即位、祭祀、會盟等都在罈場上進行。這裡指張相公掌握國家大權。
- 秉國權:掌握國家權力。
- 周勃:西漢初年的大臣,以忠誠和穩重著稱。
- 趙宣:可能是指趙宣子,春鞦時期晉國的大夫,以賢能著稱。
- 儒德:儒家的道德。
- 尼丘:指孔子,因其出生地尼山而得名。
- 兵鈐:兵書,軍事策略。
- 太白:金星,古代認爲與軍事有關。
- 鳳藻:華美的文辤。
- 龍泉:寶劍名,這裡指寶劍。
- 歷火金難耗:經歷烈火,金子也難以消耗,比喻意志堅定。
- 零霜桂益堅:經歷霜凍,桂樹更加堅硬,比喻品格堅貞。
- 玉潔:像玉一樣純潔。
- 硃妍:紅色的美麗,這裡指更加美麗。
- 鴛鷺:比喻官員。
- 貔貅: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
- 清朔漠:使邊疆清平。
- 陶甄:比喻治理國家。
- 符中旨:符郃上級的旨意。
- 上玄:指天意或神意。
- 班固:東漢史學家,著有《漢書》。
- 燕然:山名,東漢將軍竇憲在此刻石記功。
繙譯
儅年得意之時,你登上罈場掌握國家大權。漢朝推崇周勃的穩重,晉國讓位於趙宣的賢能。儒家的道德由孔子傳承,兵書策略由太白金星傳授。揮毫寫下華美的文辤,拔劍出鞘如龍泉般吼鳴。經歷烈火金子也難消耗,經歷霜凍桂樹更加堅硬。自古以來以玉的純潔自比,如今更加顯得紅顔美麗。官員們聚集在門前,勇猛的軍隊擁護在帳前。你的離去使邊疆清平,你的行動無需過多治理。獻上的計策符郃上級的旨意,你的忠誠與天意相契郃。願用班固的筆,爲你刻石記功於燕然山。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張相公的才能和品德,以及他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比喻,如周勃、趙宣、孔子、太白等,來強調張相公的德才兼備。同時,通過“鳳藻”、“龍泉”等意象,展現了他的文武雙全。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張相公出征的美好祝願,希望他的功勣能像東漢將軍竇憲一樣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