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

· 楊夔
嘿坐能除萬種情,臘高兼有賜衣榮。 講經舊說傾朝聽,登殿曾聞降輦迎。 幽徑北連千嶂碧,虛窗東望一川平。 長年門外無塵客,時見元戎駐旆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嘿坐:靜坐。
  • 臘高:指年齡大。
  • 賜衣:皇帝賜予的衣服,表示榮譽。
  • 傾朝聽:全朝官員都來聽講。
  • 降輦迎:皇帝下車迎接,表示尊敬。
  • 千嶂:連綿不斷的山峯。
  • 虛窗:空曠的窗戶。
  • 一川平:一片平坦的河流。
  • 長年:常年。
  • 元戎:主帥,這裏指高級將領。
  • 駐旆旌:停駐旗幟,表示軍隊駐紮。

翻譯

靜坐能夠消除萬般情感,年歲已高且享有皇帝賜衣的榮耀。 曾經聽說全朝官員都來聽講經文,也曾經聽說皇帝親自下車迎接。 幽靜的小徑向北延伸,連接着連綿不斷的碧綠山峯,空曠的窗戶向東望去,是一片平坦的河流。 常年門外沒有塵世的客人,時常能見到高級將領的軍隊駐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宣州延慶寺益公院的寧靜與尊榮。通過「嘿坐能除萬種情」和「臘高兼有賜衣榮」表達了益公的修行境界和尊貴地位。詩中「講經舊說傾朝聽,登殿曾聞降輦迎」進一步以朝官聽講和皇帝親迎的場景,彰顯了益公的威望。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寺院的幽靜與超然,以及寺外軍隊的常駐,暗示了寺院的安全與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益公及寺院的敬仰之情。

楊夔

唐末五代時袁州人,郡望弘農閿鄉,寓居湖州。吳處士。有雋才。唐末與殷文圭、杜荀鶴、康駢、夏侯淑、王希羽等同爲宣州田頵上客。知頵不足抗楊行密,著《溺賦》數百言以戒之,頵不用,竟至於敗。又有《紀樑公對》、《原晉亂說》,當世爭傳其文。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