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端溪峽中

· 楊衡
陰岸東流水,上有微風生。 素羽漾翠澗,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遠岫孤霞明。 飛猱相攀牽,白雲亂縱橫。 有客溯輕楫,閱勝匪羈程。 逍遙一息間,糞土五侯榮。 搴茗庶蠲熱,漱泉聊析酲。 寄言絲竹者,詎識松風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溪:溪名,在廣東高要東南,產硯石。
  • 丹英:紅色的花。
  • (ná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 (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jí):划船用具。
  • (qiān):拔取。
  • (juān):除去,免除。
  • (chéng):喝醉了神志不清。

翻譯

陰暗的岸旁有東邊流來的水,水上有微風輕輕吹拂。白色的羽毛在翠綠的山澗中飄蕩,碧綠的苔蘚覆蓋着紅色的花朵。重重的樹林中昨夜的雨使天色昏暗,遠處山峯上孤獨的晚霞明亮。敏捷的猿猴相互攀爬牽拉,白雲雜亂地縱橫排列。有客人逆着輕舟前行,欣賞勝景並非束縛於旅程。在逍遙的片刻之間,將五侯的榮華視爲糞土。採下茶茗大概能免除炎熱,漱口泉水姑且化解酒醉。寄語那些喜歡絲竹音樂的人,哪裏懂得松濤之聲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端溪峽中的景色,如流水、微風、翠澗、丹英、重林、晚霞、飛猱、白雲等,構成了一幅清幽而又生機勃勃的自然畫卷。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緻刻畫,表達出對自然之美的讚賞和對自由逍遙的嚮往,他認爲片刻的逍遙比五侯的榮華更有價值。同時,通過與絲竹音樂作對比,強調松濤之聲更具韻味和意境,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超脫的心境。詩中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那份自然之美和詩人的心境。

楊衡

唐鳳翔陳倉人,字中師。早年隨父客蜀,曾隱居青城山。後與苻載、王簡言、李元象同隱廬山,結草堂於五老峯下,號山中四友。德宗貞元中登進士第。貞元七年隨桂管觀察使齊映至桂州,後又入廣州嶺南節度使薛珏幕。貞元十六年任桂陽郡從事、郴州倉曹參軍。官至試大理評事。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