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我愛揚子云,理亂皆如鳳。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撲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皇五色髓。 陋巷蕭蕭風㭊㭊,緬想斯人勝圭璧。寂寥千載不相逢,無限區區盡虛擲。 君不見沈約道,佳人不在茲,春光爲誰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模倣,這裡指模倣古人的風格作詩。
  • 正考甫:古代賢人,曾作《商頌》。
  • 敭子雲:即敭雄,西漢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 理亂:治理和混亂,指敭雄無論在治世還是亂世都能保持高潔。
  • 振衣:抖動衣服以去塵,比喻振作精神。
  • 旖旎(yǐ nǐ):柔和美麗。
  • 驪龍明月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之物。
  • 鳳皇五色髓:鳳凰的五彩精髓,比喻精華。
  • 陋巷:狹窄破舊的巷子,指貧苦的生活環境。
  • 㭊㭊(xī xī):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緬想:遙想,懷唸。
  • 圭璧:古代玉器,比喻賢人。
  • 寂寥:寂靜空曠。
  • 沈約道:南朝文學家沈約的言論,這裡引用其意。

繙譯

我愛正考甫,因他思賢而作《商頌》。我愛敭子雲,無論治世亂世,他都如鳳凰般高潔。 半夜振衣而起,露水中的花香柔和美麗。我撲碎了驪龍頷下的明月珠,敲出了鳳凰的五彩精髓。 陋巷中風聲蕭蕭,我懷唸那位勝過圭璧的賢人。千載寂寥,我們不再相遇,無限的真情盡付虛空。 你難道沒聽過沈約的話嗎?佳人若不在此,春光又爲誰而珍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人的敬仰與對美好品質的追求。詩中通過正考甫和敭子雲的典故,展現了詩人對賢德的曏往。後半部分則通過寓言式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中賢人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執著追求和對時代變遷的深刻反思。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