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魚書所鑰戶

高卻垣牆鑰卻門,監丞從此罷垂綸。 池中魚鱉應相賀,從此方知有主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垣牆(yuán qiáng):圍牆。
  • (yuè):鎖。
  • 監丞(jiān chéng):古代官職名,這裏指作者自己。
  • 罷垂綸(bà chuí lún):停止釣魚。垂綸,即垂釣。
  • 魚鱉(yú biē):泛指水中的魚類。

翻譯

把圍牆加高,鎖上門,我這個監丞從此不再釣魚。 池中的魚兒們應該相互祝賀,因爲它們從此知道有了主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單的場景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轉變。詩中,「高卻垣牆鑰卻門」一句,既描繪了具體的行動,也隱喻了作者內心的封閉與自守。而「監丞從此罷垂綸」則進一步以停止釣魚的行爲,象徵了作者對過去生活方式的放棄。最後兩句「池中魚鱉應相賀,從此方知有主人」,則通過魚鱉的視角,幽默而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新生活的期待和自我認同的轉變。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態度的轉變和對未來的樂觀期待。

馮道

馮道

五代時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學能文。唐末,事劉守光。守光敗,事河東監軍張承業。承業重其文章,後梁時,薦於李存勖(後唐莊宗),爲太原掌書記。後唐建立,充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學士,官至宰相。入後晉,仍爲宰相。契丹滅後晉,道事契丹爲太傅。後漢、後周時均爲太師。道歷事四朝與契丹,未嘗諫諍。自號長樂老,有《長樂老敘》。後唐至後周間,曾主持校定《九經》文字,雕版印書,世稱“五代監本”,爲我國官府正式刻印書籍之始。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