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愴神:傷心,悲痛。
- 期因:預期的結果或原因。
- 海嶽:大海和高山,泛指國土。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乾坤:天地,比喻國家的命運。
- 吉人:好人,有德行的人。
- 舟車:船和車,泛指交通工具。
- 通津:通達的渡口,比喻通達的道路。
- 方寸:心,內心。
- 諸惡:各種惡行。
- 狼虎叢中:比喻險惡的環境。
翻譯
不要因爲身處危險時刻就感到悲痛,前方的路程往往有其必然的原因。 要知道無論是大海還是高山,最終都會歸屬於賢明的君主,未必天地會辜負有德行的人。 道德何時曾真正消失?無論乘船還是駕車,哪裏沒有通達的道路? 只要心中沒有各種惡念,即使在險惡的環境中也能安身立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積極態度。詩中,「莫爲危時便愴神」一句,即告誡人們不要因困境而失去信心,強調了面對逆境時的堅韌和樂觀。後文通過對「海嶽歸明主」和「舟車何處不通津」的描繪,進一步闡述了無論環境如何,只要有德行和智慧,總能找到出路。最後兩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更是強調了內心的純潔和堅強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關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啓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