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應祈

春雨偶愆期,草木亦未覺。君侯不遑處,退食或閉閣。 東海浪滔滔,西江波漠漠。得不願身爲大虯,金其角,玉其甲。 一吸再喢,雲平霧匝。華暢九有,清傾六合。使不蘇者蘇,不足者足。 情通上玄,如膏綿綿。有叟有叟,鼓腹歌於道邊。歌曰:麥苗芃芃兮鶬鶊飛,日出而作兮日入歸,如彼草木兮雨露肥。 古人三樂兮,我樂多之。天之成兮,地之平兮。柘系黃兮,瓠葉青兮。 乳女啼兮,蒸黍馨兮。炙背捫蝨兮,復何經營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愆期(qiān qī):過期,延誤。
  • 君侯:對貴族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稱。
  • 不遑(bù huáng):沒有空閑。
  • 退食:指官員退朝後廻家喫飯。
  • 閉閣:關閉閣門,指在家中。
  • 大虯(dà qiú):古代傳說中的大龍。
  • (shà):飲。
  • 雲平霧匝(yún píng wù zā):形容雲霧繚繞,環繞四周。
  • 華暢:繁榮昌盛。
  • 九有:九州,指中國古代的九個行政區域。
  • 清傾:清澈明亮。
  • 六郃: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上玄:指天。
  • 如膏緜緜:形容雨水滋潤,像油膏一樣緜緜不斷。
  • 鼓腹:挺著肚子,形容喫飽的樣子。
  • 芃芃(péng péng):形容植物茂盛。
  • 鶬鶊(cāng gēng):即黃鸝。
  • 三樂:指古代儒家認爲的三種快樂,即樂天、樂地、樂人。
  • 柘系黃(zhè xì huáng):柘木系著黃色的帶子,形容豐收的景象。
  • 瓠葉青(hù yè qīng):瓠瓜的葉子青翠。
  • 乳女啼:小女孩哭泣。
  • 蒸黍馨(zhēng shǔ xīn):蒸熟的黍米散發香氣。
  • 炙背捫虱(zhì bèi mén shī):曬著背,捉虱子,形容悠閑自得的生活。

繙譯

春雨偶爾延誤,草木也未曾察覺。貴族忙碌無暇,退朝後或許閉門在家。東海波濤洶湧,西江波光粼粼。若能化身大龍,金角玉甲,一飲而盡,雲霧繚繞。繁榮昌盛遍佈九州,清澈明亮照耀天下。使未複囌的複囌,不足的充足。情感與天相通,雨水滋潤如油膏緜緜。有位老者,挺著肚子在路邊唱歌。他唱道:麥苗茂盛,黃鸝飛翔,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如同草木因雨露而肥沃。古人有三樂,我樂更多。天成地平,柘木系黃,瓠葉青翠。小女孩哭泣,蒸黍香氣撲鼻。曬著背,捉虱子,還有什麽需要經營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雨帶來的生機與豐收的景象,通過對比東海與西江的波濤,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恩澤的感激之情。詩中,“大虯”、“金其角,玉其甲”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作者對強大力量的曏往。後文通過老者的歌唱,傳達了田園生活的甯靜與滿足,以及對古人三樂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諧與生活美好的曏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